【小學·教學】陽光“語”露伴書香 勤教善研“文”思遠——北外附校小學語文學科特色
發(fā)布日期:2023-06-06 信息來源:
語文學科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以促進學生“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為目的,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養(yǎng),建立文化自信,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fā)展。我校小學語文教研團隊將“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小學階段課程與教學要求,以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開發(fā)指向優(yōu)質教學的學科教學設計體系,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合作、分享、交流的課堂教學模式,直達學科學習的深層意義。同時落實我?!坝幸环N好習慣,練一副好口才,會一手好書法,寫一篇好文章”的“五個一”教育工程,為培養(yǎng)“外語特長、文理兼優(yōu)、綜合素質全面的國際化英才”奠定基礎。
樹儒雅風范 傳人文精神——研究型教研團隊
小學語文教研組現(xiàn)有語文教師32人,擁有海淀區(q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5人,小學高級教師2人,一級教師20人,研究生學歷9人,海淀區(qū)“四有教師”7人、海淀區(qū)“優(yōu)秀班主任”7人,海淀區(qū)“三八紅旗手”3人、“師德先進個人”“師德之星”2人,海淀區(qū)兼職教研員1人。語文教研組在學校整體行政框架構建下逐漸形成有序的組織梯隊:以教研組長為引領,以區(qū)骨干教師、校骨干教師示范輻射,以備課組長為牽頭人,形成以點帶面的教研組發(fā)展新思路?!巴纳匠捎?,協(xié)力土成金”,老師們本著“以智慧的方式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齊心共進,不斷鉆研,以智慧的方式推進我?!拔鍌€一”工程建設,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外附表達”。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科教研文化
杜威說“學習就是要學會思維”,林衛(wèi)民校長提出的“讓學習發(fā)生”,其本質也是讓思維真正發(fā)生。基于“讓學習真實發(fā)生”的教學理念,語文組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以實踐活動為動力,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開展基于思維探究的深度語文教研活動,營造濃郁的教研文化氛圍,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我校邀請全國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崔巒老師、北京市特級教師王化英、北京市海淀區(qū)進修學校副校長馬耀國等專家進校指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以單元整體教學為載體,相繼進行了指向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單元整體教學,指向審美能力發(fā)展的單元整體教學,素養(yǎng)導向下的單元整體設計和實施等教研活動,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課堂教學的轉型。
同時,我校邀請北京市特級教師王文麗長期指導小學語文教學,開展主題為“語文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單元整體教學”系列實踐研究。圍繞語文課程內容的選擇、教學活動的組織、學習任務群的設計,學習活動的實施等關鍵問題開展教學研究,運用案例式、參與式、體驗式等教研方式提高教研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推動語文教學變革。
為進一步落實2022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精神,聚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語文組深研課標、深耕課堂、深化改革,有步驟、分層次地開展新課標背景下任務群建構教學實踐研究。單元備課對單元情境、學情分析、目標建構、任務設計、評價設計等方面進行有效探討和落實,課堂引導學生主動體驗和積極參與活動,將語文要素聯(lián)結起來,以結構化和整合的方式進行授課,并引導學生能將所學知識遷移到真實情境中,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習真正發(fā)生。
語文組還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公開課、展示課,通過觀摩學習和示范引領,帶領全體組員走向課堂精彩。張月華老師執(zhí)教《田家四季歌》獲“全國外語特色學校教育研究會”課堂教學展示一等獎;孟娜老師執(zhí)教海淀區(qū)級展示課《狼牙山五壯士》; 張月華、孟娜、石霞、王興興、張坤等多名教師參加海淀區(qū)世紀杯賽課活動,在優(yōu)秀教學設計、錄像課、作業(yè)設計、論文撰寫等評比活動獲得優(yōu)異成績。
“翠竹叢中風拂面,且聽穿林打葉聲”。教研組成員在實踐研究中磨煉成長,形成一支專業(yè)水平有厚度、專業(yè)思想有高度的語文教師團隊,推動了學校語文教育發(fā)展。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雙減背景下課堂提質增效
課堂教學是踐行新課標的主陣地,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我校小學語文組通過以下幾方面促進課堂提質增效:
1.精準制定教學目標。無論是基于團隊協(xié)作的集體備課,還是基于個人經驗的教學設計,我校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都能立足新課標,認真研讀教材,在進行深入的文本解讀的同時,關注知識間的橫縱向聯(lián)系,較為準確地設定教學目標。能基于大概念、大任務、項目化學習思路整體構建學習單元,在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過程中,整體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2.科學設計學習任務。在新課標單元整體教學的理念下,嘗試構建學習任務群,創(chuàng)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倡導“大情境、大問題、大任務”的課堂,以主問題為核心,以學習任務驅動,體現(xiàn)運用語文解決典型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3.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積極倡導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站在課堂中央,優(yōu)化教學方式,從根本上將常態(tài)課乃至公開課中的“師問生答、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靶〗M合作、任務驅動”的深度學習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持續(xù)深入參與學習活動。
4.落實課堂教、學、評一體化。在實際教學中,積極處理好評價與教和學之間的關系,將作業(yè)設計、作業(yè)完成情況與學生評價相結合。課堂評價活動貫穿教學的全過程,為檢測教學目標服務,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并提供幫助和反饋,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制定并完善學生評價方案,按照學科領域將過程性評價分為“識字與寫字”“閱讀與積累”“習作與表達”三個維度,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全面推進學生評價工作。
不負春光與時行 同心掬得滿庭芳——學科特色項目異彩紛呈
閱讀工程有序推進
為響應教育部“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號召,落實新課標要求,推進我校“五個一”工程和閱讀工程建設,營造校園、家庭濃郁的讀書氛圍,語文組通過多項舉措及精彩紛呈的活動,努力構建閱讀的三套體系,讓讀書逐漸成為全體師生的生活方式。
(一)閱讀保障體系
1.成立“書語者”教師讀書會。定期開展教師讀書沙龍,鼓勵教師做學生終身閱讀的點燈人,整體推進閱讀工程。
2.建設書香校園環(huán)境。建立一套以圖書館為中心的健全的閱讀體系,加強學校圖書館、年級圖書角和班級圖書角建設,把閱讀主陣地的作用發(fā)揮好。
3.推進全學科閱讀。學校整體統(tǒng)籌,在以文學閱讀為主的基礎上,分學段研定閱讀書目。
4.加強閱讀方法指導。教師充分利用語文課堂,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5.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充分利用晨誦、午讀、暮省的時間,全方位、多時段地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各年級推出“閱美星期五”午讀活動。
(二)閱讀輸出體系
大量的閱讀“輸入”需要“輸出”,學校為此搭建了多樣化平臺,暢通學生閱讀積累及輸出的渠道,開展閱讀系列活動,切實促進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1.課前三分鐘“悅讀聯(lián)播”。低年級學生以講述繪本故事、成語故事、歷史人物故事為主,同時進行好書推薦;中、高年級學生則以美文分享、名著閱讀和古典詩詞鑒賞為主,同時分享對生活、學習的獨特感悟。
2.“悅讀悅美”紅領巾廣播。為豐富校園閱讀內容,讓學生離“書香生活”更進一步,我校特在每周二中午開啟“悅讀悅美”紅領巾廣播。小廣播員們積極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推薦優(yōu)秀讀物,做到將讀書與薦書、閱讀與交流緊密結合。
3.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
(1)好書推薦及圖書漂流活動。為營造全校的閱讀氛圍,傳遞綠色環(huán)保生活理念,各班在世界讀書日前夕開展“以書換書 綠色閱讀”——圖書漂流活動。
(2)各年級主題閱讀實踐活動。一年級舉行“閱讀潤童心,故事伴成長”講繪本故事比賽;二年級舉行“童話浸潤童年,故事點亮童心”的講童話故事比賽;三年級舉行“走進寓言,探尋生活”寓言課本劇展演;四年級舉行“輕叩詩歌大門”詩歌創(chuàng)作及朗誦活動;五、六年級舉行“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四大名著課本劇展演活動。
(3)沉浸式閱讀活動。在世界讀書日當天,舉行第三屆校園讀書節(jié)“沉浸式閱讀”活動。在世界讀書日當天,開展“五個一”親子閱讀活動。
4.“悅”讀嘉年華活動
為保障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的高效閱讀,各年級每學期都會開展融整本書閱讀驗收和閱讀實踐為一體的“悅”讀嘉年華活動。各年級備課組統(tǒng)一為每本書設計閱讀通關卡,學生每完成一次闖關加蓋一枚印章,標明該讀書任務完成,最后積累閱讀通關章。學生通過制作書簽、制作海報、答題通關、講述故事、表演故事等形式進行交流分享,激發(fā)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興趣。
(三)閱讀評價體系
建立學生海量閱讀評價體系。學生根據(jù)學校推薦必讀和選讀的書目,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本進行閱讀,閱讀后把自己的閱讀內容及閱讀進度填寫到“閱讀存折”上,各年級按照“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三個維度制定“閱讀之星”“書香班級”的評價方案,形成我校閱讀評價體系。
語文教研組通過一系列的閱讀實踐活動及逐步完善的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落實“培養(yǎng)熱愛閱讀的終身讀者”這一目標。
文化節(jié)活動有聲有色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構成了文化自信的來源,為了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培養(yǎng)學生文化自信,我校以校園文化節(jié)為契機,以學科活動為載體,全面培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首屆文化節(jié)主題為“向世界表達中國”,各年級分別以課標為依據(jù),開展主題征文活動。一、二年級以口頭的形式或用童謠、詩歌或用一段話介紹“我眼中的祖國”;三年級以“我想當一回……”作為征文主題,讓學生盡情暢想,敬畏祖國那些最可愛的人;四年級以“讀中華故事,展中國精神”為征文主題,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習俗,在聆聽中國故事、認識中華傳統(tǒng)的過程中,接力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五年級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使學生化身為“小小外交官”,從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講起,從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奮斗精神講起,“向世界介紹中國,表達中國”;六年級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征文主題,學生追隨歷史的腳步,感受中華大地源遠流長的英雄精神,唱響英雄贊歌。
第二屆文化節(jié)主題為“中國文化 世界表達”。一年級組開展了以“唱讀經典,展示風采”為主題的古詩新唱活動;二年級開展了“講述中華名人故事,傳承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講故事比賽;三年級舉行了“美好詩歌,我來傳誦”詩歌朗誦會;四至六年級組織開展“我是文化傳承者”研究性學習活動,圍繞文化節(jié)的四大主題——中華文化禮儀、傳統(tǒng)美食、名人文化、名勝古跡進行調查研究。一個個研學報告、一場場“百家講壇”為學生連接起流淌在歷史中的中華文明,使他們共同感受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學生獲獎
在第九屆“未來精英”中國少兒閱讀之星風采展示活動中,我校學生斬獲佳績。4人榮獲北京市金閱獎,8人榮獲北京市銀閱獎,10人榮獲北京市銅閱獎,38人榮獲北京市優(yōu)閱獎。我校獲得“全民閱讀活動優(yōu)秀閱讀教學示范基地”稱號。
在第十屆閱讀之星全國青少年閱讀風采展示活動中,3人獲全國一等獎,1人獲全國二等獎,1人獲全國三等獎。5人獲北京一等獎,11人獲北京二等獎,10人獲北京三等獎,67人獲得北京優(yōu)秀獎。
在第八屆北京市中小學生辯論賽中,陳醉獲得市級辯論賽冠軍組一等獎,徐圣堯獲得市級辯論賽三等獎。
在2022年北京市中小學生演講比賽中,劉俊熙獲市級演講比賽二等獎;羅浠獲市級演講比賽三等獎;侯陳宇、何妡、鞠木焱獲市級演講比賽優(yōu)秀獎。
在2023年海淀區(qū)學生讀書征文活動中,陳醉、丁焱楠榮獲小學組一等獎,祝堇添、駱星潼榮獲小學組二等獎。
在海淀區(qū)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第六屆“尋找閱讀小達人”實踐活動,趙亦藝被評為區(qū)級“閱讀小達人”。
教師獲獎
在第十屆海淀區(qū)骨干教師“世紀杯”教學展示活動中,張月華、王興興獲論文獲特等獎,石霞、張坤獲論文一等獎
張月華、韓雪 第八屆北京市中小學生辯論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
毛露孟 “演說中國—全國青少年演講與朗誦藝術展示活動”優(yōu)秀指導老師
李張召 “學習杯”中小學生薦書大會活動優(yōu)秀指導教師
田姍姍 第四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
張月華 北京市第四屆“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獲二等獎
張坤 海淀區(qū)第十八屆教育科研優(yōu)秀論文評選二等獎
申芳、李俊榮 海淀“雙減”主題征文二等獎
22名教師榮獲第九屆“未來精英”中國少兒閱讀之星風采展示活動“優(yōu)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28名教師榮獲第十屆閱讀之星全國青少年閱讀風采展示活動“優(yōu)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滋潤干涸心靈;杏壇講學潛心授藝,成就莘莘學子。小學語文教研組全體老師會繼續(xù)踏實耕耘,在語文教學的漫漫征途中上下求索。三尺講臺寫春秋,朝陽沃原育駿騅;衣帶漸寬為來日,桃李爭艷滿園輝!
(撰稿:小學語文教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