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起”,跨越太平洋的文化橋梁:北外附校師生赴美國瑪利諾學校開展文化教育交流
發(fā)布日期:2025-02-24 信息來源:
2025年2月5日至2月15日,北外附校14名師生赴美國夏威夷,與姊妹校瑪利諾學校開展深入文化教育交流。旨在通過師資培訓、學生交流、家庭訪問等具體活動進一步拓寬學生國際視野,豐富教學方式與機制,增進中美教育人文交流。雙方真摯友好的交流為彼此的師生都帶來了一次難忘的跨文化交流友誼之旅。
瑪利諾學校(Maryknoll School),位于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創(chuàng)立于1927年,是一所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私立學校。秉承著“真理、服務、和平”的校訓,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成為具有全球視野、社會責任感和堅定信仰的未來領袖?,斃Z學??鬃诱n堂為北外在美建設的唯一一所孔子學院/課堂,也是瑪利諾學校、北外、北外附校合作運行的夏威夷州第一個及唯一一個中文沉浸式項目,致力于助力夏威夷基礎教育發(fā)展,提供中國文化項目服務。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北外附校與美國夏威夷瑪利諾學校于2019年簽署文化交流項目協(xié)議,結為友好姐妹校。2024年1月,北外附校13位師生首次訪問瑪利諾學校,開展教育交流活動。9月瑪利諾學校師生回訪北外附校,跟班上課、家庭訪問、名勝探訪等,在北京留下美好的回憶。2025年2月,北外附校14位師生再次訪問瑪利諾學校。兩校將以語言文化為紐帶,致力于培養(yǎng)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為中美教育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貢獻力量。
行前準備:安全與期待并重
出發(fā)前,北外附校的老師們精心組織了家長說明會和學生出行安全培訓會,從教學文化安排、項目式學習設計、國際禮儀與規(guī)范、出行安全細節(jié)等幾方面進行說明,確保每位學生和家長對整體活動了然于心,形成共識,取得支持,共同為此次活動護航。
初到夏威夷:菠蘿花環(huán)的甜蜜歡迎
北外附校師生抵達檀香山后,受到了瑪利諾學校和孔子課堂老師們的熱烈歡迎。孩子們一下飛機就收到了一串裝滿菠蘿軟糖的“菠蘿花環(huán)”,這份甜蜜的禮物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為接下來的交流活動拉開了溫馨的序幕。
課堂內(nèi)外:瑪利諾學校的“知識探索”
北外附校師生抵達瑪利諾學校后,參加了學校的升旗儀式,受到了各年級師生的熱烈歡迎。他們歡呼、鼓掌,讓同學們備受鼓舞。參加此次交流的五年級11位同學分成兩組,分別走進瑪利諾學校五年級中文沉浸項目的A班、B班,和同學們一起上Language Art課、中文課、科學課和音樂課等。課堂上,附校同學們在瑪利諾教師的引導下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小組合作與討論,展示了北外附校學生良好的英語溝通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與風采。課間,中美同學們一起踢足球、打籃球、玩呼啦圈,分享中式和美式“跳格子”的不同,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發(fā)小”的友誼在歡聲笑語中逐步建立。
此外,瑪利諾學校還為北外附校的同學們精心安排了藝術課、草裙舞課、夏威夷語課、尤克里里課以及手環(huán)和花環(huán)制作課,不僅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收獲了知識,更讓他們對夏威夷的特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文探索:夏威夷的“自然與歷史之旅”
在瑪利諾學校的精心安排下,北外附校的同學們深入體驗了夏威夷風土人情,參觀了Waikiki海灘,欣賞了美麗的夕陽;在Dole菠蘿種植園,乘坐小火車探索了菠蘿種植地和各種熱帶植物;在海洋生物公園,孩子們觀看了鯊魚、海獅和海豚表演,并完成了主題任務;在珍珠港,他們登上了密蘇里號戰(zhàn)艦,了解了二戰(zhàn)歷史;在畢夏博物館(Bishop Museum),孩子們通過Scavenger Hunt活動,深入了解了夏威夷的歷史、動植物和特色文化。
每天的行程結束后,同學們根據(jù)老師建議的學習實踐主題和個人興趣,回顧當天的所見所聞,完成項目式學習的初稿,老師們則認真批改孩子們的作業(yè),幫助他們鞏固新知。
家的溫暖:接待家庭的“溫馨記憶”
根據(jù)自愿互訪原則,瑪利諾學校安排了學生家庭接待附校學生,加入他們的一日生活。美國結對小伙伴和他們所有家庭成員竭盡全力接待附校的同學們,安排了潛水艇參觀、尤克里里學習、徒步旅行、觀看超級碗比賽等活動,還品嘗了地道的夏威夷美食。每個家庭都為孩子們準備了獨特而豐富的行程,讓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段珍貴的寄宿生活不僅讓孩子們收獲了友誼,也為他們留下了難忘的夏威夷記憶。
教學相長:教育交流的深遠意義
此次美國姐妹校教育交流,附校五年級的同學們從出行第一天到最后一天,語言交流更加自如,行為習慣更加規(guī)范,對不同文化的體驗、尊重、理解也進一步加深。同時,他們也在一起看世界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獨立自主、更有擔當、更加團結互助,為未來的成長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同學們在交流中真正體驗了、做到了跨文化比較式學習、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跨場域沉浸式學習。
附校老師在跟班上課、博物館講解、情景式教育等各過程中認真思考、記錄,觀摩瑪利諾學校的教師們?nèi)绾瓮ㄟ^有趣的跨學科課堂活動教授新單詞,如何在音樂課、藝術課上融入安全常識,如何在討論自然災害及其預防措施的科學課上將歷史、地理、特別是數(shù)學知識點巧妙融入。老師們對學?!叭ㄋ目纭钡慕虒W文化理解更加深入,知道如何落實到課堂上、課程中,獲益匪淺。
在北外附校與瑪利諾學校的交流活動中,同學們結下的友誼、獲得的知識、創(chuàng)造的回憶都將銘刻在心里,這將進一步增進兩校師生之間的友誼,進一步夯實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的基礎。
學生感言
在此次旅途中,讓我感受到文化的差異和不同的習俗,在與外國同學們的朝夕相處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同學們的熱情,雖然語言表達上稍有障礙,但十足的熱情還是連接起堅固的友誼橋梁。
——五(9)班 馬叢霏
雖然夏威夷有些遙遠,要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有些累,但是我們看到了許多當?shù)靥厣粤撕芏嗝朗?,玩了很多東西,看到了像果凍似的碧藍的大海,看到了與我們北外附校相似的瑪利諾學校,還看到了菠蘿園里看起來酸酸甜甜的菠蘿與海洋館里面的海洋生物。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魚叫“夏威夷鱗鲀”,它有一個有趣的“本名”,叫作humuhumunukunukuapuaa魚。是的,你沒聽錯,它的名字真的就叫humuhumunukunukuapuaa魚,我背了十天!夏威夷之旅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意義!
——五(10)班 唐迪一駿
I like Hawaii, which has awesome views. There are no mosquitoes, and the weather there makes me feel very comfortable. Below is how I feel about my study tour in Hawaii.
Firstly, visiting Maryknoll School was a wonderful experience for me. I made a lot of friends there, and they are all very friendly. Sometimes they help us learn English words, while other times we teach them how to read Chinese characters. I also liked the classes there, which were all interesting. My favorite class was art because I like drawing and making art crafts.
Secondly, I enjoyed going to the Bishop Museum, where we learned many Hawaiian words like "Aloha" and "Alala," among others. I also saw some clothes that the king wore and other items the king used a long time ago. I wrote a worksheet about that, and the funniest thing was the happy-face spider, which made me laugh.
Lastly, I liked the Dole Plantation. I saw many fruits while I was on the mini train, such as bananas, pineapples, and sugar-canes. I also ate delicious pineapple ice cream there. I loved it and bought some pineapple-flavored candy.
I can’t wait to meet my partner from Maryknoll School in Beijing.
——五(9)班 常星冉
我覺得這次旅行很有意義。我們不僅看見了夏威夷的山海景觀,還體驗了當?shù)氐娘L俗傳統(tǒng)。通過一系列的交流,我們感受到了當?shù)厝藗兊臒崆楹每汀T诂斃Z學校里,我們體驗了許多課程,有美術課、尤克里里課、草裙舞課等。我們還參觀了珍珠港、Sealife海洋館、Bishop博物館和菠蘿園,在空閑時間我們還去了海灘,還有幸在海灘看了日落。這次的交流讓我感到收獲滿滿。
——五(10)班 郝子悅
在交流過程中,我看到瑪利諾學校的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種教學方式與我?!白寣W生站在舞臺中央”的理念高度契合。通過與瑪利諾教師的深入交流,我學到了許多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的課堂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主動性,如何通過游戲、比賽等方式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等。她們的包容、開放、尊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我也向他們介紹了中國的文化、歷史和教育現(xiàn)狀,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這種跨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是推動教育進步的重要力量。
——帶隊教師 高雪瑩
當我走進瑪利諾學校的校園和課堂發(fā)現(xiàn),瑪利諾學校的校園文化是多樣包容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反而要求學生的自律。學生考慮的不是自己這樣做是否違反了紀律,會受到怎樣的懲罰,而是這樣做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對自己負責?,斃Z學校的教師注重通過互動和游戲引導學生學習,尤其是在Language Art課上,教師通過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新單詞和表達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我意識到,課堂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對我們的教學實踐很有啟發(fā)。
作為帶隊教師,我親眼見證了學生們在這10天中的成長。從最初的緊張拘謹?shù)胶髞淼淖孕疟磉_,從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到與寄宿家庭的親密互動,每一個孩子都在這次交流中變得更加獨立和成熟??吹剿麄冇糜⒄Z自如交流、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主動探索新知識,我感到無比欣慰。這讓我更加堅信,跨文化交流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
——帶隊教師 劉姿嬋